行业资讯 分类
从山林到餐桌的 48 小时——2025 松茸季冷链全景调查发布日期:2025-07-29 浏览次数:
导语:今年 7 月,香格里拉松茸产量预计 1800 吨,同比增长 12%,但“高价”与“断链”并存。滋元堂联合顺丰、东航完成 48 小时极速实验,本刊记者全程随车、随机、随仓,记录一朵松茸的全球化旅程。
正文:
  1. 采摘端:凌晨 4:30,海拔 3600 米的建塘镇吉迪村,村民七林在松针下刨出一朵 14 cm 的“黑松茸”。按今年村企协议,≥12 cm 未开伞鲜品收购价 9500 元/公斤,较去年上涨 18%。
  2. 集货端:10:00,吉迪村口冷链预冷站。新投入的 5 台 5P 移动式真空预冷机,可在 25 分钟内将菌体中心温度从 18℃降至 2℃,减少呼吸损耗 30%。
  3. 分选端:14:00,香格里拉机场旁 2000 ㎡的 GMP 车间。AI 视觉分选线每秒可拍 120 张高清图像,识别虫眼、开伞、裂纹,分级准确率 99.2%。
  4. 空运端:17:30,东方航空 MU5709“松茸专舱”。今年东航新增 3 架 A330 全货机,昆明—浦东—东京航线全程 11 小时,货舱恒温 0-2℃。
  5. 海关端:浦东机场海关启动“生鲜绿色通道”,6 小时完成检疫、核酸、农残 11 项快检。
  6. 终端:次日 20:00,东京丰洲市场。一级批发商清水物产以 1.4 万元/公斤拍出,当晚即进入银座米其林二星餐厅鳗鱼镰。
    数据:2025 年 7 月 15-25 日,滋元堂 48 小时链路共发运 142 吨鲜松茸,损耗率 1.8%,较去年 3.1% 下降 42%。
    观点: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认为,“松茸是最考验冷链韧性的农产品之一,香格里拉案例为其他高附加值生鲜提供了可复制模板。”